close

DSC_9616

民國一百年了,每年在歲月交軌,送舊迎新的當口,總是有種矛盾騷動的心情映照著往年的無成,遠眺來日荒蕪。

眼前又再一次機會的洗牌,reset,跳入另一渠橫跨三百六十五天的鴻溝,成片留白等待填滿。還是老樣子的慨歎,年復一年的迷惘,究竟生命走這一遭至今,收穫了哪些風景,每日茫茫然然摸索,生活樣貌,在任性與堅持之間拉扯拔河。若說有任何前進,該是完成了一本書,陰錯陽差得到的機會,是該誠心感激著。面對光陰的蹉跎流逝,該如何挽回,或起碼涉足涓流其中,去做些什麼,一直是行命至此,不斷思考的課題。

人,總要積極,沒有天上掉下來禮物這回事,飛來橫禍可能性還大些,才別枉費了人生這張入場券(歡迎光臨)。

 


 

【七股.濱十七   沿海地帶的風物詩】

DSC_9620


民國百年的第一場走遊,獻給了七股。冷颼颼的寒流午後,胸臆突然湧起一股候鳥般北返,幾近直覺的衝動。想起在意的小漁港,感覺來了一無反顧就衝了上路吧。馳騁在潟湖阡陌裡,即使有了偏差,還是效法夸父,緊追太陽腳步穩穩西行再伺機北轉,應該不是問題;常識與經驗這樣告訴我。緊鄰溪口的這片豐饒溼地,向來是一個人闖蕩的北界。而海寮,或許就只是一個靠海維生的小社區,令人目光為一亮的生態導覽,像朝來夕往的海潮,為漁村的生計注入活水,小港渠因著人聲活絡了起來。

突然覺得很像唐吉訶德,騎著老迪爵,踍喘驢奔在濱海十七的凍骨北風中,偶爾陽光從雲縫中探頭,射入一面斜切的光影,照映在太陽麻田中。行過國姓橋,冬陽在遠遠的曾文溪口上,撒滿整片溫煦飽滿的金黃,天高且藍,即便緊握油門的指梢僵硬麻木地不聽使喚,這才是濱十七海線,慣有習常的冬日風景。

 

DSC_9584


記錯了印象,在路口提早西轉三股。過了國姓橋,這一帶的地名到處充滿數字的律動:三股,九塊寮,五塊厝;十股,五嬸海產,三百二萬。

離潟湖漁塭還有段距離,狹促的雙線道,兩旁有大塊蒼茫的田野,路邊隨興停了一台農機,無須擔心擋路,阿桑自顧自下田幹活去了,一來一往,收整捆綁一落落的蕭瑟。鄉下人和土地始終保持最親密的接觸,這幅畫看在城市俗人眼裡顯得格外親切。一路上其實腦袋掏了空什麼都不想,就這樣邊看著兩側風光,一直向下騎去;其實本只單純想去看看好奇的海寮小社區,卻也峰迴路轉,繞進龍山社區。

沿著阡陌小徑迂折,左右是一畦畦的塭池和溝渠,照映著夕陽,金光粼粼。路旁小貨車,塭裡一葉筏舟上,頂著凍人痠冷的海風,一雙工作的身影吸住目光。當下其實是百感交集的,面對生活與汗水,一種彎腰的姿態,無從以更適切恰當的方式致敬。雖然只是驚鴻一瞥,卻給了心頭一記深刻的重擊,忘不了,總要時時刻刻翻出來回想溫習的,片刻當下的觸動,關於學習對生命謙卑這件事,時時自省。

 

DSC_9600

↗ 六孔碼頭紅樹林保護區,也是眾多白鷺鷥和暗光鳥的家;一到傍晚,鳥群陸續回巢,吵翻天的景象才叫熱鬧。

DSC_9629

↗ 龍山社區,從濱十七進鹽山必經的門戶,也常只被當作門戶路過,不經意走逛探索才發現,近年經過社區營造,在地的產業和土地記憶,都在磚瓦屋舍上活現了起來。

DSC_9674

 

DSC_9673

 

DSC_9669

 

DSC_968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