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旅行只是一種態度,一套信仰,一種自轉的哲學,可以很精準,也可以很隨性。

於是,只要相信,隨時就成了旅人,黑夜白天,把旅行實踐在生活中,穿梭游移,吃喝玩樂,咫尺亦可天涯,即便遊蕩,即便荒頹。

 

【一碗陽春麵的溫暖】

每一個南往北返的夜裡,22:10發車的區間快,熟悉的青年路總是從窗外飛閃而過,知道快到家了,往往已近夜半。習慣把車停在遠一點的地方,走路,也順道看看夜深後的城市,人聲消散,車潮盡褪的北門路冷清蕭瑟,和白天的喧騰鼎沸有種奇妙的反差。

錯過正餐時間,食欲總在這罪大惡極的宵夜時段竄上心頭。在這種夜半時分,只適合簡單的東西果腹,而陽春麵往往是首選。

在這裡,我們習慣講外省麵,是除了肉燥飯以外最常見的國民美食。深夜的小麵攤安靜坐落街頭一角,淡白螢光燈激發生物基因裡潛藏的正趨光性,像撲火飛蛾般整個人不自覺就巴了上去。

來碗小乾,我總偏愛麻醬麵。吃乾麵的時候附上一碗清湯該是陽春麵界貼心的不成文規定,如果有幸喝到豬大骨熬成的高湯,就讓這一餐更大加分了。如今傳統日漸罕見,甚而有店家「此地無銀三百兩」,公告因物價上漲,不堪負荷,從此不再供應一碗清清如水的附湯。我不懂一碗清湯和物價飆漲之間的權衡,只覺得,味蕾上好似失去了一種暖暖的,貼心的,記憶情味的重量。

今晚的陽春麵絕對說不上好吃,麻醬不香,醬油太鹹,可是老闆有附湯,雖然湯也很鹹。長越大越相信,吃東西靠的是心情,一種當下的 fu,需要回憶佐味才得以成就的美食。

回家路上,候夜米糕、擔仔麵、燒烤、牛肉湯,昏黃的燈光才正要接續點亮夜晚的深寂,傳說中的深夜美食,豢養活在月光下的另外一群人。用食物記錄日夜交替,這是城市特有的作息節奏,經年橫亙的生活傳統。

再過不久,等東方天空泛起魚肚白,魚肚也就準備好了。

 

【格調】

台南版上最近興起一討論串,鄉民紛紛發表心目中的城市樣子。小吃,風土,人情,交通,老屋,悠閒,勾勒出生活的城市意象,拼湊成熟悉的記憶版圖。說穿了,這座城市和人所代表的,就是一種格調而已。

 

【街頭.遇見草間彌生】

民生綠園的藝廊,從我有印象以來,門口總是掛著一張尤伯連納的光頭畫。日前經過,赫然發現裡面正上映著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是誰?她本人的知名度或許還比不上她那顆在直島海邊的大南瓜,不過她可是號稱「圓點南瓜女王」的日本裝置前衛藝術家,南瓜是自己加的,實在太經典,我也是靠著畫中的南瓜才恍然大悟認出她來。

展期只到四月底,自我提醒要記得把握。
 


【紅茶還是老的好.奉茶】

 

奉茶是我的秘密基地之一,近來迷上原味老紅茶,正常少冰,15元 750cc 大杯量中杯價,入口一陣甜膩過後還有微微苦甘。後來發現英國藍和自在軒也是佳選之一,可是價格不優,真的只能作慰勞用。

至於清心、五十嵐、波哥,就等我想吃冰塊零錢多了想喝點年輕人的 fu 的時候再說吧,希望這樣講不會太囂張。

 

【精神穀倉.買書】

 

制式化的誠品百貨只適合想一個人故作風雅裝氣質布爾喬亞的時候偶爾逛之。

向來不是誠品的信徒,亦非博客來之友,買書,還是上傳統書店比較習慣。印象中的書店,就該像這樣,擁擠,紛亂。一落落的書堆,把走道擠得快沒立足之地,看似紊亂卻自擁一套秩序。還有親切折扣與免費看到飽,十足價廉的享受。要是櫃台不擺出一副生意人晚娘酸溜嘴臉,就更完美了。

 

【旅行是種好習慣,冒險是種好態度】

 
 
 
 

 

城市的紋理是用雙腳走出來的,無須比例尺,亦免GPS,旅行時記得帶著馬克吐溫,驚奇探險隨處開展,看出去都是風景。時時懷疑,時時發現柳暗花明,噓,是不能說的樂趣。

城市的記憶不會騙人,它一直在,只是心走到哪裡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